发布时间:2017-10-07
曾几何时,老牌的国产化妆品家喻户晓,深入人心,哈利油价廉物美,老少皆宜;雪花膏大众时尚,引领潮流;美加净洗护合一,居家必备。改革开放后,国际化妆品潮水涌入,高端品牌攻城掠地,我国传统的化妆品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,大浪淘沙后,有的名不负存,有的重组兼并。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转型调整的阵痛,也有温水青蛙的必然。现在化妆品市场良莠不齐,鱼目混杂,特别是某些大牌被查出有害物质后,中国化妆品市场走向哪里,成为了业内人士的焦点和消费大众的热点。
平心而论,化妆品是涂抹在皮肤表面的护肤品,是一种快速消费品,不是“我能做出来,你不能做出来”的核武器,虽然有一定的科技含量,但不是危言耸听的“核心科技”。谈起化妆品,很多人崇洋迷外,好像对国货嗤之以鼻,其实,外牌不一定是好牌,国货不一定是水货。因此,必须高度重视,正确引导,高扬国妆大旗。
国妆更懂国人。生于斯长于斯,养于斯颜于斯;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。由于人文、环境、气候、地域、皮肤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,与外牌相比,国妆更懂国人,包括地域因素、人文因素、环境因素;包括上市周期短、价位平民化、产品消费快,等等,这是国妆的基础。特别是一度让人“放心”的外牌也名列“黑榜”,让国人不得不产对外牌产生了信任危机。实话实说,外牌和国妆相比,功效的本质上没有天壤之别,只是外牌财大气粗,市场娴熟,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品牌推广渠道,而国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幼稚成长阶段,整体的企业经营理念、产品视觉效果、品牌培育培养、市场运作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,况且,很多外牌是国妆企业以“OEM”形式进行代加工生产的,流淌着国妆企业的汗水和心血,可以肯定,不远的将来,国妆将绝地反击,重蹈“中国家电崛起”的覆辙。
民企更贴民众。国妆企业普遍存在着投资规模小、发展时间短的问题,外牌动辄上市公司,或者几十个亿投资,或者上百年的积淀,两者相比不在一个平台上,特别是国妆企业基本属于民营企业,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,但“船小好调头”,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。有专家预测,未来5-10年,随着外企“国民待遇”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制造业崛起,国妆品牌将凭着本土的优势,逐步替代外牌。目前,国妆“两证合一”后提高了门槛,倒逼了进步,加快了洗牌。很多国妆企业实行自有品牌+OEM代加工的经营模式,减少市场风险,增加资本投入,创新销售模式,增设品牌门店、加大研发力量,提升性价比,有力地提升了实力。权威资料显示,国妆正在回暖,消费正在升级,2016年中国前10位化妆品牌中,国妆已占5位,而3年前,仅有2个挤进前10位。因此,未来五年,将是国妆行业的关键窗口期。
化妆更喜素妆。所谓“素”,就是添加剂少、污染少、副作用少,安全、健康、环保。目前,随着人们的观念变化,化妆将逐步从“胭脂粉黛”到“清水素面”转变,这对国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作为国妆,首先是安全性,其次是稳定性,再是卫生性。不可否认,国妆在上述“三性”的有些方面不及外牌,不一定全是妆品有问题,皮肤类型、年龄大小、性别因素、季节气候,等等,都可能产生安全问题,而且这些问题,外牌也可能产生。古时王昭君“淡淡妆,天然样”,化妆不浓妆,素妆常补妆,其实是化妆的一种最高境界,所以说,国妆在产品开发上还有较大差距,特别是在挖掘传统化妆品还是有广阔空间的。现在国妆由于企业短期行为,跟风跟跑,什么赚钱就做什么,背离了发展方向,有悖于积累沉淀,必须彻底扭转。
不管怎么说,高扬国妆大旗,不只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躁动,而是妆品市场成熟后的“返璞归真”。